[1] |
柳开楼, 黄晶, 张会民, 等.
基于红壤稻田肥力与相对产量关系的水稻生产力评估[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6): 1425-1434.
doi: 10.11674/zwyf.18150 |
[2] |
崔潇潇, 高原, 吕贻忠.
北京市大兴区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J]. 农业工程学报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9): 327-333.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0.09.054 |
[3] |
孙晓兵, 张青璞, 孔祥斌, 等.
华北集约化农区耕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9, 27(12): 1857-1869.
|
[4] |
张甘霖, 吴华勇.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 土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J].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2): 124-134.
|
[5] |
郑永林, 王海燕, 解雅麟, 等.
北京平原地区造林树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 16(6): 89-98.
|
[6] |
胡建利, 王德建, 孙瑞娟, 等.
长江下游典型地区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以常熟市为例[J]. 土壤学报土壤学报, 2008, 45(6): 1087-1094.
doi: 10.3321/j.issn:0564-3929.2008.06.011 |
[7] |
Rasmussen C, Torn M S, Southard R J.
Mineral assemblage and aggregates control carbon dynamics in a California conifer forest[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5, 69(6): 1711-1721.
doi: 10.2136/sssaj2005.0040 |
[8] |
代子俊, 赵霞, 李德成, 等.
近 30 年湟水流域土壤全氮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J]. 土壤学报土壤学报, 2018, 55(2): 338-350.
|
[9] |
Gelaw A M, Singh B R, Lal R.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ck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in a semi-arid watershed in Tigray, Northern Ethiopi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14, 188: 256-263.
|
[10] |
Prietzel J, Christophel D.
Organic carbon stocks in forest soils of the German Alps[J]. GeodermaGeoderma, 2014, 221: 28-39.
|
[11] |
罗由林, 李启权, 王昌全, 等.
近 30 年来川中紫色丘陵区土壤碳氮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土壤学报土壤学报, 2016, 53(3): 582-593.
|
[12] |
包耀贤, 徐明岗, 吕粉桃, 等.
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方法[J].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20): 4197-420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20.009 |
[13] |
孙波, 张桃林, 赵其国.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瘠化的综合评价[J]. 土壤土壤, 1995, (3): 119-128.
|
[14] |
骆伯胜, 钟继洪, 陈俊坚.
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J]. 土壤土壤, 2004, (1): 104-106.
doi: 10.3321/j.issn:0253-9829.2004.01.023 |
[15] |
陈欢, 曹承富, 张存岭, 等.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J]. 土壤学报土壤学报, 2014, 51(3): 609-617.
|
[16] |
王乐, 张淑香, 马常宝, 等.
潮土区 29 年来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演变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6): 1435-1444.
doi: 10.11674/zwyf.18187 |
[17] |
武红亮, 王士超, 槐圣昌, 等.
近 30 年来典型黑土肥力和生产力演变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6): 1456-1464.
doi: 10.11674/zwyf.18238 |
[18] |
周王子, 董斌, 刘俊杰, 李强.
基于权重分析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方法[J]. 灌溉排水学报灌溉排水学报, 2016, 35(6): 81-86.
|
[19] |
余泓, 潘剑君, 李加加, 等.
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肥力特征及综合评价——以朱林镇为例[J]. 土壤通报土壤通报, 2017, 48(2): 372-379.
|
[20] |
韩平, 王纪华, 潘立刚, 等.
北京郊区田块尺度土壤质量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S2): 228-234.
|
[21] |
李建军, 辛景树, 张会民, 等.
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 25 年来稻田土壤养分演变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1): 92-103.
doi: 10.11674/zwyf.2015.0110 |
[22] |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Lu R K, Soil and agricutural chemistry[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0. |
[23] |
秦明周, 赵杰.
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变化特点与可持续性利用对策——以开封市为例[J]. 地理学报地理学报, 2000, 55(5): 545-554.
doi: 10.11821/xb200005004 |
[24] |
王绪奎, 徐茂, 汪吉东, 等.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大时间尺度下的肥力质量演变[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2): 220-224.
doi: 10.3724/SP.J.1011.2009.00220 |
[25] |
张庆利, 潘贤章, 王洪杰, 等.
中等尺度上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分布研究及定量评价[J]. 土壤通报土壤通报, 2003, 34(6): 493-497.
doi: 10.3321/j.issn:0564-3945.2003.06.001 |
[26] |
李丽霞, 郜艳晖, 张瑛.
哑变量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 数理医学杂志数理医学杂志, 2006, 19(1): 51-53.
|
[27] |
王政权.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Wang Z Q. Geostatis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colog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 |
[28] |
罗由林, 李启权, 王昌全, 等.
四川省仁寿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1): 34-42.
|
[29] |
高凤杰, 马泉来, 张志民, 等.
黑土区小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分布及主控因素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8): 2990-2999.
|
[30] |
黄婉婷, 罗由林, 李启权, 等.
川中丘陵–盆周山地过渡带土壤碳氮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西南农业学报西南农业学报, 2016, 29(9): 2193-2200.
|
[31] |
赵明松, 张甘霖, 王德彩, 等.
徐淮黄泛平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 土壤学报土壤学报, 2013, 50(1): 1-11.
doi: 10.11766/trxb201111220461 |
[32] |
王绍强, 朱松丽, 周成虎.
中国土壤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性特征[J]. 地理研究地理研究, 2001, 20(2): 161-169.
doi: 10.3321/j.issn:1000-0585.2001.02.005 |
[33] |
王远鹏, 黄晶, 柳开楼, 等.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2): 256-266.
doi: 10.11674/zwyf.19128 |
[34] |
毛伟, 李文西, 陈明, 等.
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30 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J].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0(4): 25-31.
|
[35] |
毛伟, 李文西, 陈明, 等.
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 30 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1(1): 91-96.
|
[36] |
张世熔, 黄元仿, 李保国, 等.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土壤速效磷、钾的时空变异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9(1): 3-8.
doi: 10.3321/j.issn:1008-505X.2003.01.001 |
[37] |
毛伟, 李文西, 陈明, 等.
扬州市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 30 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40(2): 40-46.
|
[38] |
孙永健, 周蓉蓉, 王长松, 等.
稻麦两熟农田土壤速效钾时空变异及原因分析——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3): 543-549.
|
[39] |
李强, 闫晨兵, 田明慧, 等.
湘西植烟土壤 pH 时空变异及其主要驱动因素[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0): 1743-1751.
doi: 10.11674/zwyf.18419 |
[40] |
李珊, 肖怡, 李启权, 等.
近 30 年川中丘陵县域表层土壤 pH 值时空变化分析——以四川仁寿县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3(4): 377-384, 414.
|
[41] |
毛伟, 李文西, 高晖, 等.
扬州市耕地土壤 pH 值 30 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4): 883-893.
doi: 10.11674/zwyf.16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