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米国华
. 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方向探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28(1): 150-156.
doi: 10.11674/zwyf.2021506
|
[2] |
白由路
. 植物健康营养理论与健康元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7): 1360-1366.
doi: 10.11674/zwyf.20207
|
[3] |
白由路
. 植物营养中理论问题的追本溯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 1-10.
doi: 10.11674/zwyf.19011
|
[4] |
周建斌
. 作物营养从有机肥到化肥的变化与反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6): 1686-1693.
doi: 10.11674/zwyf.17287
|
[5] |
魏天娇
, 周金泉
, 张明超
, 魏志军
, 朱毅勇
. 铵硝营养对高粱根系细胞膜质子泵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5): 1178-1183.
doi: 10.11674/zwyf.2015.0510
|
[6] |
丁广大
, 刘佳
, 石磊
, 徐芳森
. 植物离子组学: 植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2): 479-484.
doi: 10.11674/zwyf.2010.0232
|
[7] |
曾秀成
, 王文明
, 罗敏娜
, 廖红
, 王秀荣
. 缺素培养对大豆营养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4): 1032-1036.
doi: 10.11674/zwyf.2010.0438
|
[8] |
李廷强
, 杨肖娥
, 卢玲丽
, 孟凡花
. 锌在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叶片细胞水平的吸收积累特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4): 706-712.
doi: 10.11674/zwyf.2008.0414
|
[9] |
米国华
, 赖宁薇
, 陈范骏
, 刘鹰
, 张福锁
. 细菌、真菌及植物氮营养信号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5): 1008-1016.
doi: 10.11674/zwyf.2008.0530
|
[10] |
王磊
, 白由路
. 基于光谱理论的作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6): 902-912.
doi: 10.11674/zwyf.2006.0624
|
[11] |
朱维琴
, 吴良欢
, 陶勤南
. 水稻有机营养研究中完全及局部无菌培养方法探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5): 516-521.
doi: 10.11674/zwyf.2004.0513
|
[12] |
王火焰
, 王运华
. 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悬浮细胞的硼钙营养效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8(1): 100-104.
doi: 10.11674/zwyf.2002.0119
|
[13] |
刘国栋
. 植物营养元素—Ni.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7(1): 103-108.
doi: 10.11674/zwyf.2001.0115
|
[14] |
沈其荣
, 殷士学
, 杨超光
, 陈巍
. 13C标记技术在土壤和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6(1): 98-105.
doi: 10.11674/zwyf.2000.0115
|
[15] |
郑绍建
, 杨志敏
, 胡霭堂
. 玉米、小麦细胞磷、锌营养及交互作用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5(2): 150-155.
doi: 10.11674/zwyf.1999.0208
|
[16]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现状与展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5(3): 193-205.
doi: 10.11674/zwyf.1999.0301
|
[17] |
刘国栋
.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第十三届国际植物营养会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4(4): 429-432.
doi: 10.11674/zwyf.1998.0417
|
[18] |
吴平
, 罗安程
, 倪俊建
, 章永松
. 植物营养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2(1): 1-7.
doi: 10.11674/zwyf.1996.0101
|
[19] |
刘国栋
, 李继云
, 李振声
. 植物高效利用土壤磷营养的化学机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1(3-4): 72-78.
doi: 10.11674/zwyf.1995.0311
|
[20] |
毛达如
. 近代植物营养科学的方法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4, 1(1): 1-5.
doi: 10.11674/zwyf.1994.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