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萌
, 杨劲峰
, 谢芳
, 李娜
, 戴健
, 王月
, 鲁豫
, 韩晓日
. 长期施肥棕壤有机硫矿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3): 460-469.
doi: 10.11674/zwyf.20406
|
[2] |
息伟峰
, 徐新朋
, 赵士诚
, 魏丹
, 周宝库
, 黄绍敏
, 余喜初
, 仇少君
, 何萍
, 周卫
. 长期施肥下三种旱作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势比较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12): 2094-2104.
doi: 10.11674/zwyf.2021261
|
[3] |
李冬冬
, 方昭
, 杜好田
, 姚静
, 焦峰
.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与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5): 841-850.
doi: 10.11674/zwyf.18141
|
[4] |
郭军玲
, 金辉
, 郭彩霞
, 王永亮
, 杨治平
. 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8): 1290-1299.
doi: 10.11674/zwyf.18448
|
[5] |
王晓维
, 徐健程
, 龙昌智
, 朱树伟
, 鲁美娟
, 杨文亭
. 施氮量和土壤含水量对黑麦草还田红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2): 365-374.
doi: 10.11674/zwyf.17373
|
[6] |
樊红柱
, 陈庆瑞
, 郭松
, 陈琨
, 秦鱼生
, 涂仕华
. 长期不同施肥紫色水稻土磷的盈亏及有效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1): 154-162.
doi: 10.11674/zwyf.17141
|
[7] |
侯贤清
, 李荣
, 贾志宽
, 韩清芳
. 西北旱作农田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5): 1146-1157.
doi: 10.11674/zwyf.17032
|
[8] |
曹祥会
, 龙怀玉
, 周脚根
, 邱卫文
, 雷秋良
, 刘颖
, 李军
, 穆真
. 河北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变异特征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4): 937-948.
doi: 10.11674/zwyf.15135
|
[9] |
李景
, 吴会军
, 武雪萍
, 蔡典雄
, 姚宇卿
, 吕军杰
, 郑凯
, 刘志平
. 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2): 378-386.
doi: 10.11674/zwyf.2015.0212
|
[10] |
谢钧宇
, 杨文静
, 强久次仁
, 薛文
, 李婕
, 张树兰
, 杨学云
. 长期不同施肥下塿土有机碳和全氮在团聚体中的分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6): 1413-1422.
doi: 10.11674/zwyf.2015.0605
|
[11] |
樊红柱
, 秦鱼生
, 陈庆瑞
, 陈琨
, 涂仕华
. 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6): 1473-1480.
doi: 10.11674/zwyf.2015.0612
|
[12] |
刘梦云
, 常庆瑞
, 齐雁冰
, 刘京
, 陈涛
. 黄土台塬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6): 1419-1428.
doi: 10.11674/zwyf.2012.12146
|
[13] |
马力
, 杨林章
, 肖和艾
, 殷士学
, 夏立忠
, 李运东
, 刘国华
. 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氮素分布和矿化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4): 898-905.
doi: 10.11674/zwyf.2011.0405
|
[14] |
吴海勇
, 曾馥平
, 宋同清
, 彭晚霞
, 黎星辉
, *
, 欧阳资文
.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空间变异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5): 1029-1036.
doi: 10.11674/zwyf.2009.0507
|
[15] |
李利利
, 王朝辉
, 王西娜
, 张文伟
, 李小涵
, 李生秀
. 不同地表覆盖栽培对旱地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轻质有机碳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2): 478-483.
doi: 10.11674/zwyf.2009.0234
|
[16] |
张薇
, 高明
, 王辉
, 郑杰炳
. 温度和植物残体对紫色母岩发育的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3): 578-583.
doi: 10.11674/zwyf.2009.0313
|
[17] |
焦菊英
, 焦峰
, 温仲明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恢复方式下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5): 667-674.
doi: 10.11674/zwyf.2006.0511
|
[18] |
田昆
, 常凤来
, 莫剑锋
, 陆梅
, 杨永兴
. 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法定位研究田间土壤氮动态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2): 143-147.
doi: 10.11674/zwyf.2004.0206
|
[19] |
高明
, 车福才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杨剑虹
.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6(1): 11-17.
doi: 10.11674/zwyf.2000.0102
|
[20] |
魏朝富
, 杨剑虹
, 屈明
, 谢德体
, 魏世强
. 紫色水稻土钾有效性和钾释放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4(4): 352-359.
doi: 10.11674/zwyf.1998.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