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8-505X
  • CN 11-3996/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解开治 徐培智 李康活 周少川 陈建生 唐拴虎 张发宝 黄旭

引用本文:
Citation:

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 on diversity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 摘要: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DGGE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15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菜稻菜模式”(RVCs) “休闲轮作模式”(FRCs) “蔬菜连作模式”(VCCs);15—3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FRCs RVCs VCCs。UPGMC聚类分析表明,RVCs 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各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 RVCs和FRCs;与主成分因子1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种植模式为:RVCs和VCCs,与主成分因子2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是 FRCs。可见,水稻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种植模式密切相关,这些变化对土壤细菌群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1] 马庆旭朱双双泮莞坤吴良欢胡兆平 . 土壤氨基酸生物有效性及其环境调控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10): 1899-1908. doi: 10.11674/zwyf.20096
    [2] 王先芳任天志智燕彩张贵龙李洁王知文 . 添加生物炭改善菜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并提高净硝化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3): 502-510. doi: 10.11674/zwyf.19254
    [3] 吴杨潇影姜振辉杨京平林景东刘益珍 . 玉米−水稻轮作和水稻连作土壤根际和非根际氮含量及酶活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4): 535-543. doi: 10.11674/zwyf.18146
    [4] 王蓉朱杰金涛刘章勇 .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1): 1887-1899. doi: 10.11674/zwyf.18414
    [5] 王学霞陈延华王甲辰左强肖强 . 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6): 1619-1629. doi: 10.11674/zwyf.18253
    [6] 樊晓刚金轲李兆君荣向农 . 不同施肥和耕作制度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3): 744-751. doi: 10.11674/zwyf.2010.0333
    [7] 蔡万涛陈阜催永恒雷杰淮贺举 , .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以北京通州区为例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6): 1260-1265. doi: 10.11674/zwyf.2009.0603
    [8] 王春阳周建斌郑险峰李生秀 .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6): 991-997. doi: 10.11674/zwyf.2007.0602
    [9] 叶优良李生秀 . 石灰性土壤起始NO3--N对土壤供氮能力测定方法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8(3): 310-317. doi: 10.11674/zwyf.2002.0310
    [10] 黄绍文金继运王泽良程明芳 . 北方主要土壤钾形态及其植物有效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4(2): 156-164. doi: 10.11674/zwyf.1998.020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03
  • HTML全文浏览量:  263
  • PDF下载量:  9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8-08-20
  • 刊出日期:  2009-09-25

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 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 摘要: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DGGE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15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菜稻菜模式”(RVCs) “休闲轮作模式”(FRCs) “蔬菜连作模式”(VCCs);15—3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FRCs RVCs VCCs。UPGMC聚类分析表明,RVCs 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各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 RVCs和FRCs;与主成分因子1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种植模式为:RVCs和VCCs,与主成分因子2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是 FRCs。可见,水稻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种植模式密切相关,这些变化对土壤细菌群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