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逄娜
, 程松
, 李兴吉
, 侯建勋
, 梁尧
, 张水梅
, 任军
, 刘剑钊
, 梁运江
, 蔡红光
.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磷素吸收特征与适宜用量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28(): 1-10.
doi: 10.11674/zwyf.2021485
|
[2] |
王志远
, 罗裳
, 韩永亮
, 栗晗
, 赵婷婷
, 杨兰
. 萘乙酸和邻氨甲酰苯甲酸对玉米花后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28(1): 127-137.
doi: 10.11674/zwyf.2021327
|
[3] |
吕继龙
, 何萍
, 魏丹
, 仇少君
, 徐新朋
, 赵士诚
. 大豆养分专家系统在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应用与评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2): 243-252.
doi: 10.11674/zwyf.20314
|
[4] |
赵晶
, 刘萌
, 付威
, 牛育华
, 郝明德
. 传统耕作结合秸秆地膜双元覆盖是提高渭北旱塬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有效措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7): 1151-1163.
doi: 10.11674/zwyf.2021004
|
[5] |
翟明振
, 胡恒宇
, 宁堂原
, 张海依
, 徐琳
, 尹晓燕
. 盐碱地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对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响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1): 64-73.
doi: 10.11674/zwyf.19026
|
[6] |
李芳
, 徐丽娇
, 谢伟
, 郝志鹏
, 陈保冬
. 菌根化育苗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1): 42-50.
doi: 10.11674/zwyf.19084
|
[7] |
张静静
, 白由路
, 杨俐苹
, 卢艳丽
, 王磊
, 李格
, 张银杰
. 喷施γ-聚谷氨酸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机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1): 1856-1867.
doi: 10.11674/zwyf.19073
|
[8] |
王震
, 李金秀
, 张彬
, 冯浩
, 李金榜
. 小麦玉米一体化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5): 1169-1177.
doi: 10.11674/zwyf.17274
|
[9] |
张水勤
, 袁亮
, 李伟
, 林治安
, 李燕婷
, 胡树文
, 赵秉强
, 李军
. 腐植酸尿素对玉米产量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5): 1207-1214.
doi: 10.11674/zwyf.17046
|
[10] |
黄婷苗
, 郑险峰
, 侯仰毅
, 李晓
, 王朝辉
.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4): 853-863.
doi: 10.11674/zwyf.2015.0404
|
[11] |
王昕
, 唐宏亮
, 申建波
. 玉米根系对土壤氮、磷空间异质性分布的响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5): 1058-1064.
doi: 10.11674/zwyf.2013.0504
|
[12] |
张总正
, 秦淑俊
, 李娜
, 郭利伟
, 宁堂原
, 陈国庆
, . 深松和施氮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4): 790-798.
doi: 10.11674/zwyf.2013.0403
|
[13] |
姜涛
.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3): 559-565.
doi: 10.11674/zwyf.2013.0305
|
[14] |
李青军
, 张炎
, 胡伟
, 孟凤轩
, 冯广平
, 胡国智
, 刘新兰
. 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3): 755-760.
doi: 10.11674/zwyf.2011.0284
|
[15] |
司东霞
, 崔振岭
, 胡树文
, 陈新平
, 张福锁
. 控释氮肥不同用量对移栽玉米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6): 1492-1496.
doi: 10.11674/zwyf.2010.0627
|
[16] |
杨恩琼
, 黄建国
, 何腾兵
, 袁玲
. 氮肥用量对普通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3): 509-513.
doi: 10.11674/zwyf.2009.0303
|
[17] |
李建奇
. 氮、磷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6): 1042-1047.
doi: 10.11674/zwyf.2008.0603
|
[18] |
武际
, 郭熙盛
, 王允青
, 汪建来
, 杨晓虎
. 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6): 1054-1061.
doi: 10.11674/zwyf.2007.0611
|
[19] |
章爱群
, 贺立源
, 李德华
, 张丽梅
. 酸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4): 548-553.
doi: 10.11674/zwyf.2007.0403
|
[20] |
宋海星
, 李生秀
. 水 、氮供应对玉米伤流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6): 574-578.
doi: 10.11674/zwyf.2004.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