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雅
, 夏贤格
, 范先鹏
, 夏颖
, 张富林
, 刘冬碧
, 吴茂前
, 张志毅
. 长期秸秆还田提升稻麦轮作系统土壤供钾容量和强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28(4): 589-597.
doi: 10.11674/zwyf.2021464
|
[2] |
徐虎
, 蔡岸冬
, 周怀平
, ColinetGilles
, 张文菊
, 徐明岗
. 长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褐土底层有机碳储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5): 768-776.
doi: 10.11674/zwyf.2021177
|
[3] |
翟明振
, 胡恒宇
, 宁堂原
, 张海依
, 徐琳
, 尹晓燕
. 盐碱地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对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响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1): 64-73.
doi: 10.11674/zwyf.19026
|
[4] |
孟晓琛
, 张富仓
, 刘蓝骄
, 陆军胜
, 何平如
, 肖超
. 播期和水氮互作对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10): 1794-1804.
doi: 10.11674/zwyf.20088
|
[5] |
丛日环
, 张丽
, 鲁艳红
, 聂军
, 李小坤
, 任涛
, 鲁剑巍
. 添加不同外源氮对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7): 1107-1114.
doi: 10.11674/zwyf.18295
|
[6] |
李录久
, 王家嘉
, 吴萍萍
, 黄厚宽
, 蒋荫锡
. 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白土田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1): 254-262.
doi: 10.11674/zwyf.14154
|
[7] |
黄婷苗
, 郑险峰
, 侯仰毅
, 李晓
, 王朝辉
.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4): 853-863.
doi: 10.11674/zwyf.2015.0404
|
[8] |
高洪军
, 朱平
, 彭畅
, 张秀芝
, 李强
, 张卫建
. 等氮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春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2): 318-325.
doi: 10.11674/zwyf.2015.0205
|
[9] |
刘芬
, 同延安
, 王小英
, 赵佐平
. 渭北旱塬春玉米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1): 48-55.
doi: 10.11674/zwyf.2014.0106
|
[10] |
傅丰贝
, 陆文娟
, 李伏生
. 不同控水时段根区局部灌溉对玉米生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6): 1378-1386.
doi: 10.11674/zwyf.2014.0607
|
[11] |
刘禹池
, 曾祥忠
, 冯文强
, 秦鱼生
, 王昌全
, 涂仕华
, 陈道全
. 稻-油轮作下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6): 1450-1459.
doi: 10.11674/zwyf.2014.0615
|
[12] |
谢佳贵
, 侯云鹏
, 尹彩侠
, 孔丽丽
, 秦裕波
, 李前
, 王立春*
. 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5): 1110-1118.
doi: 10.11674/zwyf.2014.0507
|
[13] |
蒋耿民
, 李援农*
, 周乾
. 不同揭膜时期和施氮量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5): 1065-1072.
doi: 10.11674/zwyf.2013.0505
|
[14] |
杨宪龙
, 路永莉
, 同延安
, 林文
, 梁婷
. 长期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1): 68-77.
doi: 10.11674/zwyf.2013.0108
|
[15] |
马力
, 杨林章
, 肖和艾
, 殷士学
, 夏立忠
, 李运东
, 刘国华
. 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氮素分布和矿化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4): 898-905.
doi: 10.11674/zwyf.2011.0405
|
[16] |
王宏庭
, 金继运
, 王斌
, 赵萍萍
. 山西褐土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和钾素平衡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4): 801-808.
doi: 10.11674/zwyf.2010.0404
|
[17] |
张宏
, 周建斌*
, 王春阳
, 董放
, 郑险峰
, 李生秀
. 栽培模式及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5): 1078-1085.
doi: 10.11674/zwyf.2010.0506
|
[18] |
宋尚有
, 王勇
, 樊廷录
, 高育锋
, 唐小明
, 李尚中
. 氮素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3): 387-392.
doi: 10.11674/zwyf.2007.0306
|
[19] |
王改玲
, 郝明德
, 陈德立
. 秸秆还田对灌溉玉米田土壤反硝化及N2O排放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6): 840-844.
doi: 10.11674/zwyf.2006.0614
|
[20] |
翟丙年
, 李生秀
. 不同水分状况下施氮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4): 473-480.
doi: 10.11674/zwyf.2005.0408
|